回顾 | “ ‘京’ 彩文化,青春绽放”:北京交响乐团走进清华大学
9月10日晚,秋风送爽,秋色宜人。在第3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北京交响乐团走进美丽的清华园,与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联合举办了“书香之夜”专场音乐会。由著名指挥家夏小汤执棒,携手俄罗斯裔奥地利小提琴大师安娜·坎丁斯卡娅,为教职工们精彩呈现了来自贝多芬和柴科夫斯基两位伟大音乐家的经典作品,为辛勤的园丁和莘莘学子带来一场浪漫的高雅盛筵。

作为“ ‘京’ 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文艺行”中的系列演出之一,本场音乐会得到了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的大力支持。当晚,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李一兵、清华大学工会常务副主席张佐、清华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宗俊峰、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赵洪以及北京交响乐团书记田文松与来自学校各院系教职工代表近1800人到场观看,现场气氛真挚而热烈。

音乐会以柴科夫斯基的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选段《波罗乃兹舞曲》作为开场曲,以弘大、华丽、抒情和浪漫的俄罗斯音乐发出盛大的邀请。接下来呈现被誉为“协奏曲皇冠上的明珠”,位列“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首的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这是“乐圣”毕生谱写的唯一一部小提琴协奏曲,两百年来久演不衰,成为一代代小提琴家的试金石。克莱斯勒、海菲茨、奥伊斯特拉赫、柯岗、梅纽因、帕尔曼、穆特、文格洛夫、列宾等都有个性鲜明的经典诠释,震撼了万千乐迷的心灵。安娜本场演奏的“华彩段”极为独特,它由俄罗斯当代音乐三杰之一的A·施尼特凯所作,这一罕见版本的中国首演也成为音乐会的一大看点。为在中国呈现最佳演出效果,安娜亲自联系到施尼特凯的夫人,取得作曲家本人的手稿,终于将这版技巧与乐思并重,并富有当代音乐魅力的华彩段搬上舞台。

音乐会下半场,柴科夫斯基的交响幻想曲《暴风雨》通过丰富的音乐主题,诠释了莎士比亚戏剧名作中激荡的情感和戏剧性冲突。同为柴科夫斯基作品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则以大量象征手法,在内容和形式的水乳交融中,展现了莎士比亚经典作品的全新魅力。乐曲结束,师生们掌声经久不息。为回应现场热烈的掌声,指挥家携乐团两度返场,加演了柴科夫斯基舞剧《天鹅湖》选段“四小天鹅舞曲”和热情洋溢的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第一号》。

书香之夜,两位音乐巨匠悠扬的旋律和不朽的精神,在清华园上空久久回荡。
9月10日晚,秋风送爽,秋色宜人。在第3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北京交响乐团走进美丽的清华园,与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联合举办了“书香之夜”专场音乐会。由著名指挥家夏小汤执棒,携手俄罗斯裔奥地利小提琴大师安娜·坎丁斯卡娅,为教职工们精彩呈现了来自贝多芬和柴科夫斯基两位伟大音乐家的经典作品,为辛勤的园丁和莘莘学子带来一场浪漫的高雅盛筵。
作为“ ‘京’ 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文艺行”中的系列演出之一,本场音乐会得到了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的大力支持。当晚,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李一兵、清华大学工会常务副主席张佐、清华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宗俊峰、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赵洪以及北京交响乐团书记田文松与来自学校各院系教职工代表近1800人到场观看,现场气氛真挚而热烈。
音乐会以柴科夫斯基的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选段《波罗乃兹舞曲》作为开场曲,以弘大、华丽、抒情和浪漫的俄罗斯音乐发出盛大的邀请。接下来呈现被誉为“协奏曲皇冠上的明珠”,位列“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首的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这是“乐圣”毕生谱写的唯一一部小提琴协奏曲,两百年来久演不衰,成为一代代小提琴家的试金石。克莱斯勒、海菲茨、奥伊斯特拉赫、柯岗、梅纽因、帕尔曼、穆特、文格洛夫、列宾等都有个性鲜明的经典诠释,震撼了万千乐迷的心灵。安娜本场演奏的“华彩段”极为独特,它由俄罗斯当代音乐三杰之一的A·施尼特凯所作,这一罕见版本的中国首演也成为音乐会的一大看点。为在中国呈现最佳演出效果,安娜亲自联系到施尼特凯的夫人,取得作曲家本人的手稿,终于将这版技巧与乐思并重,并富有当代音乐魅力的华彩段搬上舞台。
音乐会下半场,柴科夫斯基的交响幻想曲《暴风雨》通过丰富的音乐主题,诠释了莎士比亚戏剧名作中激荡的情感和戏剧性冲突。同为柴科夫斯基作品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则以大量象征手法,在内容和形式的水乳交融中,展现了莎士比亚经典作品的全新魅力。乐曲结束,师生们掌声经久不息。为回应现场热烈的掌声,指挥家携乐团两度返场,加演了柴科夫斯基舞剧《天鹅湖》选段“四小天鹅舞曲”和热情洋溢的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第一号》。
书香之夜,两位音乐巨匠悠扬的旋律和不朽的精神,在清华园上空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