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迷空间|来自小刘同学的交响乐“初体验”与年度感悟
来自“科技大厂”的小刘同学
我是来自某“科技大厂”的小刘同学,一个资深理工男。我热爱技术,我学过通信,学过机器人,也做过人工智能,我的世界大部分都是技术、工程和产品。同时,我又是一个非主流理工男,更不是一个按部就班的人,我去过体制内外,我也去过国外工作和留学。很高兴我遇到了北京交响乐团和优秀的演奏家们,让我的人生有了一个全新的、高雅的、受益一生的爱好。
去年的今天,也就是2023年4月22日,我走进了国家大剧院的小剧场,去聆听那被称为“北京交响乐团的室内名曲”音乐会。对于我这个长期游走在理工科与技术世界的旅人,古典乐犹如一片未知的海洋,除了十几年前单位发过一次新年音乐会的票(我只记得是大剧院,但几乎没有了印象),我从来没有真正自主买过一张音乐会的票,更没有真正自主前往听过一场音乐会。因此,在我心里2023年4月22日这一场,才真正算是我去听的第一场音乐会。当天晚上,我怀揣好奇与忐忑,踏上了这趟音乐的旅程。


国家大剧院小剧场
PART.02
交响乐“初体验”
彼时,我还有点忧心忡忡,怕自己的休闲装束与这高雅的场合格格不入,怕举止间缺失音乐会礼仪成为观众中的笑点,更怕自己对古典乐的无知而无法领略其中的美妙。然而,当灯光渐暗,演出即将开始时,我心中的顾虑却随着指挥家的和蔼可亲与妙语连珠而烟消云散。

北京交响乐团
指挥老师以亲和、接地气的方式,将音乐会、音乐知识、乐器知识以及作曲家的故事娓娓道来。他的讲解如同春风拂面,让我感受到了古典乐的温暖与包容。每一首曲子开始前,他都会为我们揭开那神秘的面纱,告诉我们其中的故事,点出其中的美秒和精彩,让我们在音乐的海洋中遨游。
他介绍了演出作品和作曲家的背景知识,以及作曲家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为什么他们当时要这样谱写音乐,有很多有趣的细节。还记得在一首作品演奏前,他提醒我们仔细去听不同的管乐器之间的对话,讲的惟妙惟肖,很有意思。特别是对我这样一个完全不是音乐领域的人,或者说音乐小白,更是如此。

在夏小汤老师的尽情挥舞与北京交响乐团演奏家们的高水平配合下,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整个指挥和演奏好似一幅动态的音乐画,而我便徜徉在画中。那些准备聆听音乐会前的担忧与顾虑,早已被美妙的音乐所淹没。
对我来说,音乐会整体给我很深印象就是那种第一次的感觉。因为一切对我来说都是全新的、未知的、充满好奇的。我看到了指挥家如何指挥乐队、看到了演奏家如何演奏音符,了解到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怎样的、现场听上去是什么感觉。当然,也知晓了指挥和演奏家们在舞台上是如何安排座位的。总而言之,我看到了一场经典室内音乐会的完整构成与过程,对我来说是特别大的收获,也是激励我后续关注北京交响乐团与不断聆听音乐会的一个重要的引子。

PART.03
小刘同学的音乐之旅
那场音乐会之后,我便被古典乐的魅力所吸引,被演奏家们的精彩演奏所折服,深深地敬佩每一位优秀的演奏家。我的音乐之旅也就此开始,在北京从南到北,从西到东,甚至远赴天津,我聆听了30余场音乐会(都是北京交响乐团的音乐会)。
我还关注了北京交响乐团的公众号及各种媒体上的号,去过乐团在813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大楼外面参观打卡,也去过乐团在通州台湖的新址大楼外面参观打卡,阅读了各种相关介绍和文章,观看了各种相关的介绍和演出视频。

观看北京交响乐团演出票合集
从一个古典音乐门外汉甚至有点错误认知的人,变为对古典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和掌握,并学会了作为一个普通观众和半专业角度去欣赏古典音乐,让自己多了一个高雅的爱好。与此同时,也更了解交响乐团及其演奏家们,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练习和排练,自我提升的同时给观众们持续带来高水平的演奏,真心向那些对音乐执着热爱和倾情奉献的演奏家们表示由衷敬意。
PART.04
音乐感悟
我的人生第一场音乐会使我在聆听、感悟音乐上受益良多。还依稀记得指挥家曾说过:“你不必懂这些音乐,你也不必懂这些演奏,只需抛开杂念,放空自己,去感受音乐中的情绪和情景,去发现音乐本身的好听和美。”这番话如同醍醐灌顶,让我领悟到了欣赏音乐的本质。也正是因为这场音乐会和这句话,让我一个音乐门外汉能去听音乐会,能去听古典音乐。
在过去的一年里,古典音乐的美,北京交响乐团的精彩演绎与时代赋能,一步步激发我从零开始自主接触和学习了古典乐的不少知识,同时通过不断听音乐会、欣赏曲子、撰写心得,加深了对古典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当然,也包括对北京交响乐团的认知,对优秀演奏家们的认知。可以说,古典乐如同一位智者,引领我走进了一个更加广阔、深邃的世界。感谢并致敬北京交响乐团和北交优秀的演奏家,感谢古典音乐。
来自“科技大厂”的小刘同学
我是来自某“科技大厂”的小刘同学,一个资深理工男。我热爱技术,我学过通信,学过机器人,也做过人工智能,我的世界大部分都是技术、工程和产品。同时,我又是一个非主流理工男,更不是一个按部就班的人,我去过体制内外,我也去过国外工作和留学。很高兴我遇到了北京交响乐团和优秀的演奏家们,让我的人生有了一个全新的、高雅的、受益一生的爱好。
去年的今天,也就是2023年4月22日,我走进了国家大剧院的小剧场,去聆听那被称为“北京交响乐团的室内名曲”音乐会。对于我这个长期游走在理工科与技术世界的旅人,古典乐犹如一片未知的海洋,除了十几年前单位发过一次新年音乐会的票(我只记得是大剧院,但几乎没有了印象),我从来没有真正自主买过一张音乐会的票,更没有真正自主前往听过一场音乐会。因此,在我心里2023年4月22日这一场,才真正算是我去听的第一场音乐会。当天晚上,我怀揣好奇与忐忑,踏上了这趟音乐的旅程。
国家大剧院小剧场
PART.02
交响乐“初体验”
彼时,我还有点忧心忡忡,怕自己的休闲装束与这高雅的场合格格不入,怕举止间缺失音乐会礼仪成为观众中的笑点,更怕自己对古典乐的无知而无法领略其中的美妙。然而,当灯光渐暗,演出即将开始时,我心中的顾虑却随着指挥家的和蔼可亲与妙语连珠而烟消云散。
北京交响乐团
指挥老师以亲和、接地气的方式,将音乐会、音乐知识、乐器知识以及作曲家的故事娓娓道来。他的讲解如同春风拂面,让我感受到了古典乐的温暖与包容。每一首曲子开始前,他都会为我们揭开那神秘的面纱,告诉我们其中的故事,点出其中的美秒和精彩,让我们在音乐的海洋中遨游。
他介绍了演出作品和作曲家的背景知识,以及作曲家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为什么他们当时要这样谱写音乐,有很多有趣的细节。还记得在一首作品演奏前,他提醒我们仔细去听不同的管乐器之间的对话,讲的惟妙惟肖,很有意思。特别是对我这样一个完全不是音乐领域的人,或者说音乐小白,更是如此。
在夏小汤老师的尽情挥舞与北京交响乐团演奏家们的高水平配合下,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整个指挥和演奏好似一幅动态的音乐画,而我便徜徉在画中。那些准备聆听音乐会前的担忧与顾虑,早已被美妙的音乐所淹没。
对我来说,音乐会整体给我很深印象就是那种第一次的感觉。因为一切对我来说都是全新的、未知的、充满好奇的。我看到了指挥家如何指挥乐队、看到了演奏家如何演奏音符,了解到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怎样的、现场听上去是什么感觉。当然,也知晓了指挥和演奏家们在舞台上是如何安排座位的。总而言之,我看到了一场经典室内音乐会的完整构成与过程,对我来说是特别大的收获,也是激励我后续关注北京交响乐团与不断聆听音乐会的一个重要的引子。
PART.03
小刘同学的音乐之旅
那场音乐会之后,我便被古典乐的魅力所吸引,被演奏家们的精彩演奏所折服,深深地敬佩每一位优秀的演奏家。我的音乐之旅也就此开始,在北京从南到北,从西到东,甚至远赴天津,我聆听了30余场音乐会(都是北京交响乐团的音乐会)。
我还关注了北京交响乐团的公众号及各种媒体上的号,去过乐团在813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大楼外面参观打卡,也去过乐团在通州台湖的新址大楼外面参观打卡,阅读了各种相关介绍和文章,观看了各种相关的介绍和演出视频。
观看北京交响乐团演出票合集
从一个古典音乐门外汉甚至有点错误认知的人,变为对古典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和掌握,并学会了作为一个普通观众和半专业角度去欣赏古典音乐,让自己多了一个高雅的爱好。与此同时,也更了解交响乐团及其演奏家们,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练习和排练,自我提升的同时给观众们持续带来高水平的演奏,真心向那些对音乐执着热爱和倾情奉献的演奏家们表示由衷敬意。
PART.04
音乐感悟
我的人生第一场音乐会使我在聆听、感悟音乐上受益良多。还依稀记得指挥家曾说过:“你不必懂这些音乐,你也不必懂这些演奏,只需抛开杂念,放空自己,去感受音乐中的情绪和情景,去发现音乐本身的好听和美。”这番话如同醍醐灌顶,让我领悟到了欣赏音乐的本质。也正是因为这场音乐会和这句话,让我一个音乐门外汉能去听音乐会,能去听古典音乐。
在过去的一年里,古典音乐的美,北京交响乐团的精彩演绎与时代赋能,一步步激发我从零开始自主接触和学习了古典乐的不少知识,同时通过不断听音乐会、欣赏曲子、撰写心得,加深了对古典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当然,也包括对北京交响乐团的认知,对优秀演奏家们的认知。可以说,古典乐如同一位智者,引领我走进了一个更加广阔、深邃的世界。感谢并致敬北京交响乐团和北交优秀的演奏家,感谢古典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