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中轴龙脉的钟声》跨越时空的音乐旅程
古老的钟声响起
北京中轴线的景观
好似慢慢浮现在观众面前
……

4月6日晚,在国际知名指挥家、作曲家谭盾执棒下,北京交响乐团携多位艺术家在北京中轴线上的中山公园音乐堂上演《中轴龙脉的钟声》(交响篇),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百余位各界嘉宾光临现场。

“一线一城,中轴龙脉”
这是一部
围绕历史、文化与建筑
展开的宏大音乐画卷
北京中轴线
是中华传统文化智慧的结晶
更是中国都城理想秩序的杰作
诉说着中华民族各时期
纵横交错的历史印记
精 彩 瞬 间

当谭盾先生
把他对北京中轴线的思考与感触
转化成流动的音符
观众深深感受到
音乐语言的多元空间

《北京中轴龙脉之钟》
Ancient Bells of Peking's Central Axis
作曲:谭盾
琵琶:赵聪
音乐声起,铜管奏响深邃的乐章,与此同时,琵琶声应声而起,婉约动人,与北交铜管四重奏形成奇特的对话,展现了北京中轴线的魅力和东方古国的智慧。

京剧与钢琴双协奏曲《霸王别姬》
Double Concerto for Piano and Peking Opera Soprano Farewell My Concubine
作曲:谭盾
京剧青衣:肖迪
钢琴:拉尔夫·林纳德·范·达特
一级演员、京剧青衣名家肖迪与荷兰钢琴家拉尔夫·林纳德·范·达特联袂登台,中国国粹与西方乐器之王深度对话,展现了中西文化的多元融合。谭盾介绍,这首作品也表达了他对梅兰芳诞辰130周年、梅葆玖诞辰90周年的深深致敬。

小提琴与乐队狂想曲《京韵》
Violin Rhapsody (Beijing-Hip Hop)
作曲:谭盾
小提琴:汤苏珊
作为“00后”的青年小提琴家,她的演绎为《京韵》注入了摇滚的气息,她说:“在排练中,有时谭盾突然看向她,她就心领神会,开始即兴演唱,或即兴地舞蹈、跳跃,让《京韵》有了与众不同的样貌。”
音乐会压轴大作——交响诗《马可波罗到北京》(Orchestral Concerto: Marco Polo)在谭盾的执棒下,北京交响乐团一气呵成,让音乐从遥远的西方威尼斯来到北京的紫禁城,展现出作品的宏大气象。
此外,在本场音乐会上演当天,北京交响乐团铜管四重奏与赵聪还在北京中轴线上的永定门、先农坛、景山、鼓楼上进行快闪录制,演绎《北京中轴龙脉之钟》的时辰篇,将时与空完美融合。演出前,以北京中轴线为主题的分享会也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举办。

从左至右:李长军 赵聪 谭盾
李建平 何超琼
本场音乐会的作曲家、指挥家谭盾表示:“我特别感谢北京交响乐团的全力支持,还有故宫博物院的支持,我们在一天不同的时辰,在中轴线上的不同地点演出,这种观念行为串起了一天的时光,也把建筑和音乐紧密相连。我和北京交响乐团可以说是一起成长的,与北京交响乐团的合作让我十分开心,当年在北京读书时,就经常和乐团一起玩音乐,这一次一起为弘扬北京的文化做一番事,我们都非常投入,更觉得非常温暖。希望把这台音乐会献给这座传统又美丽的城市,也献给生活在这里的人。”

古老的钟声响起
北京中轴线的景观
好似慢慢浮现在观众面前
……
4月6日晚,在国际知名指挥家、作曲家谭盾执棒下,北京交响乐团携多位艺术家在北京中轴线上的中山公园音乐堂上演《中轴龙脉的钟声》(交响篇),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百余位各界嘉宾光临现场。
“一线一城,中轴龙脉”
这是一部
围绕历史、文化与建筑
展开的宏大音乐画卷
北京中轴线
是中华传统文化智慧的结晶
更是中国都城理想秩序的杰作
诉说着中华民族各时期
纵横交错的历史印记
精 彩 瞬 间
当谭盾先生
把他对北京中轴线的思考与感触
转化成流动的音符
观众深深感受到
音乐语言的多元空间
《北京中轴龙脉之钟》
Ancient Bells of Peking's Central Axis
作曲:谭盾
琵琶:赵聪
音乐声起,铜管奏响深邃的乐章,与此同时,琵琶声应声而起,婉约动人,与北交铜管四重奏形成奇特的对话,展现了北京中轴线的魅力和东方古国的智慧。
京剧与钢琴双协奏曲《霸王别姬》
Double Concerto for Piano and Peking Opera Soprano Farewell My Concubine
作曲:谭盾
京剧青衣:肖迪
钢琴:拉尔夫·林纳德·范·达特
一级演员、京剧青衣名家肖迪与荷兰钢琴家拉尔夫·林纳德·范·达特联袂登台,中国国粹与西方乐器之王深度对话,展现了中西文化的多元融合。谭盾介绍,这首作品也表达了他对梅兰芳诞辰130周年、梅葆玖诞辰90周年的深深致敬。
小提琴与乐队狂想曲《京韵》
Violin Rhapsody (Beijing-Hip Hop)
作曲:谭盾
小提琴:汤苏珊
作为“00后”的青年小提琴家,她的演绎为《京韵》注入了摇滚的气息,她说:“在排练中,有时谭盾突然看向她,她就心领神会,开始即兴演唱,或即兴地舞蹈、跳跃,让《京韵》有了与众不同的样貌。”
音乐会压轴大作——交响诗《马可波罗到北京》(Orchestral Concerto: Marco Polo)在谭盾的执棒下,北京交响乐团一气呵成,让音乐从遥远的西方威尼斯来到北京的紫禁城,展现出作品的宏大气象。
此外,在本场音乐会上演当天,北京交响乐团铜管四重奏与赵聪还在北京中轴线上的永定门、先农坛、景山、鼓楼上进行快闪录制,演绎《北京中轴龙脉之钟》的时辰篇,将时与空完美融合。演出前,以北京中轴线为主题的分享会也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举办。
从左至右:李长军 赵聪 谭盾
李建平 何超琼
本场音乐会的作曲家、指挥家谭盾表示:“我特别感谢北京交响乐团的全力支持,还有故宫博物院的支持,我们在一天不同的时辰,在中轴线上的不同地点演出,这种观念行为串起了一天的时光,也把建筑和音乐紧密相连。我和北京交响乐团可以说是一起成长的,与北京交响乐团的合作让我十分开心,当年在北京读书时,就经常和乐团一起玩音乐,这一次一起为弘扬北京的文化做一番事,我们都非常投入,更觉得非常温暖。希望把这台音乐会献给这座传统又美丽的城市,也献给生活在这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