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赏 |《四时节序》中国节混编室内乐明日上演!
由北京交响乐团携手北京民族乐团打造的创新性演出项目“四时节序”《中国节》混编室内乐音乐会,将于7月21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中国传统节日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不仅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中国节》混编室内乐项目选择中华民族九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为创作主题,引用耳熟能详的旋律进行编配创作,让观众在熟悉的旋律中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

《中国节》混编室内乐项目入选了2024—2025年度“时代交响”创作扶持计划扶持作品。经过前期的确定创作方案、曲目的创作修改,昨天两团演奏家开始合成排练,进行演出前的最后准备。


团长李长军介绍项目的相关情况

音乐会指挥张鸣


二胡演奏家黄晓晴
大提琴演奏家吕乔治
本场音乐会由北京交响乐团和北京民族乐团组成36人的混编室内乐团联合呈现,由北京民族乐团首席指挥张鸣执棒,青年作曲家刘畅、李玥锦负责编配创作,北京交响乐团青年大提琴演奏家吕乔治与北京民族乐团青年二胡演奏家黄晓晴担任独奏,特邀北京电视台主持人阿龙现场导赏。





中西乐器交融
7月21日,走进国家大剧院小剧场的观众朋友们将在熟悉的旋律中感受除夕、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冬至、元宵节这最具代表性的九大中国传统节日。

7月21日10:30分
“四时节序”
《中国节》混编室内乐音乐会
国家大剧院
不见不散
由北京交响乐团携手北京民族乐团打造的创新性演出项目“四时节序”《中国节》混编室内乐音乐会,将于7月21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中国传统节日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不仅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中国节》混编室内乐项目选择中华民族九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为创作主题,引用耳熟能详的旋律进行编配创作,让观众在熟悉的旋律中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
《中国节》混编室内乐项目入选了2024—2025年度“时代交响”创作扶持计划扶持作品。经过前期的确定创作方案、曲目的创作修改,昨天两团演奏家开始合成排练,进行演出前的最后准备。
团长李长军介绍项目的相关情况
音乐会指挥张鸣
二胡演奏家黄晓晴
大提琴演奏家吕乔治
本场音乐会由北京交响乐团和北京民族乐团组成36人的混编室内乐团联合呈现,由北京民族乐团首席指挥张鸣执棒,青年作曲家刘畅、李玥锦负责编配创作,北京交响乐团青年大提琴演奏家吕乔治与北京民族乐团青年二胡演奏家黄晓晴担任独奏,特邀北京电视台主持人阿龙现场导赏。
中西乐器交融
7月21日,走进国家大剧院小剧场的观众朋友们将在熟悉的旋律中感受除夕、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冬至、元宵节这最具代表性的九大中国传统节日。
7月21日10:30分
“四时节序”
《中国节》混编室内乐音乐会
国家大剧院
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