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

音乐观点 | 用音乐致敬第一生产力

新闻动态 / 演出活动 / 音乐观点 | 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推动音乐发展的原力。金属制作工艺的完善催生出现代化的铜管和木管乐器,机械构造的精良促使古钢琴向现代钢琴发展,电子信息工程的出现丰富了人们聆听音乐的介质,电子合成器让作曲家有了天马行空般的音效可供调配。而人工智能及其在音乐创作领域的突飞猛进,第一次让音乐创作者有了危机感。我近日在上海听了一场独一无二的音乐会,现场感受了AI作曲后,感觉作曲家们暂时还是可以高枕无忧的。

1.jpg

5月7日晚,金郁矿执棒北京交响乐团,在上音歌剧院献上北交为“时代交响——全国优秀乐团邀请展演”带来的第一场音乐会——科技交响乐组曲《交响编码》。组曲由六个乐章构成,五个乐章都由青年作曲家郑阳创作,分别致敬中国在生命科学、纳米材料、量子物理和太空探索等方面的科学成就。

2.jpg

用音乐描写国人面对未知的探索,在科技和工程取得的进展,郑阳继承了老一辈作曲家的一贯优良传统。从罗忠镕作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庆祝十三陵水库落成序曲》,到钟信明作于八十年代末的《第二交响曲》“献给创造人类文明的开拓者”,从郭文景描绘探索未知的声乐套曲《远游》,到唐建平描写核爆实验的歌剧《青春铸剑221》,一代代中国作曲家都把目光投放到带给人类福祉的科技进步上,用音乐“反哺”第一生产力。

3.jpg

《交响编码》便是传达科技改变生活,音乐赞颂科技的又一力作。作品使用了大量电声效果,增加了强烈的未来感。上音歌剧院的一层池座和楼座便安放了十个扬声器,以类似于电影院里杜比全景声的环绕声营造出沉浸式的音响奇观。在台上,庞大的北京交响乐团在金郁矿的指挥下,呈现出一首首波澜壮阔的乐章。

郑阳选择了用传统技法加旋律写作来表达前沿科技。前三个乐章是郑阳音乐审美的集中呈现,极具大片感的形象音乐让笔者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侏罗纪公园》《ET外星人》里的经典画面。在这几个乐章中,郑阳展现出堪比好莱坞配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的配器写作,抒情的段落弦乐浓密,做强的部分铿锵有力。

4.jpg

我尤为喜欢第三乐章《太空探秘》。这个乐章为花腔女高音和乐队而写,女高音歌唱家张文沁借助于麦克风和扬声器以哼鸣和演唱的形式,凭借在高音区的花腔技巧直指电影《第五元素》里的女高音唱段,再用极富诗意的唱词,表达追星逐月的浪漫。若是女高音的扩音再做些精细微调,便能与乐队取得更加舒适的平衡。

5.jpg

6.jpg

第三乐章结束后,第四乐章开始前,郑阳邀请观众登台示范了人机互动的即兴音乐生成。随后,乐团演奏由人工智能为主生成的第四乐章。人工智能根据不同时代的音乐风格,生成了从巴洛克到斯特拉文斯基式新古典主义的数段音乐短小片段。虽然这个乐章和其他乐章相比,在逻辑和结构上缺乏条理,暴露出当下人工智能的短板,但其对特定音乐风格的抓取、提炼和模仿能力让人刮目相看,预示着人工智能作曲未来的巨大发展潜能。

7.jpg

纵观全曲,这是一首既好听又好玩的管弦乐组曲。乐曲既致敬前沿科技,又通过人机互动和AI作曲抛出了科技与艺术,人类与AI关系的深度思考。其中的第四乐章和互动环节可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更新愈加完善。从这方面来讲,《交响编码》组曲是可以多变的,它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更新会让乐曲永葆青春、新鲜和活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