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预告 | 来听六位国际知名作曲家心中的《北京印象》

今晚19:30,作为北京交响乐团2025年度重点创作项目与2025-2026乐季项目之一,交响组曲《北京印象》即将在中山公园音乐堂启幕,北交音乐总监杨洋执棒,为乐迷朋友们奉献一场汇聚世界智慧的作品盛宴。
本场音乐会将演绎的六部作品分别来自查德·卡农(美国)、庞那荣(泰国)、斯文·戴格(德国)、丹尼尔·谢沃斯托亚诺夫(俄罗斯)、阿里尔·皮诺蒂(阿根廷)、奥奇·拉杰什·乌格巴贝(尼日利亚)六位国际知名作曲家,让我们一起听听看,他们心中的“北京印象”。

演出介绍
PERFORMANCE INTRODUCTION
◆ 主题:交响组曲《北京印象》
◆ 时间:2025年11月12日 19:30
◆ 地点:中山公园音乐堂
◆ 指挥:杨洋
◆ 演奏:北京交响乐团
◆ 曲目:

▲以现场实际演出曲目为准
▼ 直播渠道 ▼

艺术家介绍
ARTIST INTRODUCTION

◀ 杨洋
北京交响乐团
音乐总监、首席指挥
指挥家杨洋出生于音乐世家,自幼学习钢琴,师从钢琴教育家李其芳教授。后随指挥家徐新、吴灵芬教授学习指挥,并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师从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指挥家俞峰教授。
2006年11月在希腊举行的迪米特里·米特罗普洛斯国际指挥大赛中,杨洋以出色的表现和无可争议的优势一举夺得第一名,成为在这项顶级国际大赛中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指挥。
作为中国最活跃的指挥家之一,杨洋与国内所有主流交响乐团及歌剧院均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同时在德国德意志交响乐团、科隆爱乐乐团、斯图加特爱乐乐团、多特蒙德爱乐乐团、莱茵国立爱乐乐团、新布兰登堡爱乐乐团;意大利维罗纳歌剧院、都灵皇家歌剧院、罗马交响乐团;法国戛纳交响乐团、波尔多交响乐团;西班牙瓦伦西亚交响乐团;希腊交响乐团、雅典室内乐团;日本东京爱乐乐团;韩国仁川爱乐乐团等众多国外乐团及歌剧院也成功地留下了他的足迹。
世界著名大提琴家雷因·哈雷尔、阿尔本·格哈德、王健、娜塔莉娅·古特曼;小提琴家马克西姆·文格洛夫、吉东·克雷默、瓦吉姆·列宾、宓多里、莎拉·张、奥古斯汀·杜梅、雷纳德·卡皮松、林昭亮;钢琴家加里·格拉夫曼、郎朗、鲁道夫·布赫宾德、叶菲姆·布朗夫曼、巴瑞·道格拉斯、让-伊芙·蒂博戴、白建宇、木村峻·帕克;女高音曹秀美;男中音托马斯·汉普森;单簧管演奏家萨宾娜·迈耶、温泽尔·福克斯;圆号演奏家拉多万·弗拉特科维奇、斯蒂凡·道尔等以及几乎所有一流的中国音乐家都与他有过精诚合作。
由于指挥大师余隆的慧眼独具,杨洋于1998年第一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成功地开始了他的职业指挥生涯,并连续八届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执棒歌剧与音乐会。2000年,杨洋加入组建中国爱乐乐团团队并任首次招聘考试评委,继而担任助理指挥,驻团指挥,助理艺术总监兼常任指挥。2006年赴韩国参加由指挥大师郑明勋主持的大师班。2009年,他主持组建了杭州爱乐乐团,并于2017年创办了杭州国际音乐节。
从2009至今,杨洋率领杭州爱乐乐团迎来第十七个音乐季。十六年中他们成功地在德国麦克伦伯格音乐节、石荷州音乐节、意大利拉维罗音乐节、艾美利亚音乐节、陶尔米纳音乐节等欧洲著名音乐节登台亮相,并远赴俄罗斯及爱沙尼亚巡演。2018年执棒杭州爱乐乐团在希腊、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匈牙利等一带一路五国以及日本、韩国、泰国的巡演赢得了欧亚观众的喝彩及国内外业界的高度评价与关注。
从指挥生涯开始到任职中央歌剧院至今,杨洋指挥中国爱乐乐团、中央歌剧院及杭州爱乐乐团成功演绎了《费加罗婚礼》《魔笛》《唐璜》《女人心》《茶花女》《弄臣》《图兰朵》《蝴蝶夫人》《艺术家生涯》《外套》《修女》《贾尼·斯基基》《乡村骑士》《丑角》《卡门》等世界经典歌剧,并指挥了歌剧《夜宴》《狂人日记》的中国首演,同时他也指挥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红色娘子军》《玛纳斯》《命运》《道路》《萧红》等歌剧的中国首演。他指挥中央歌剧院及杭州爱乐乐团《图兰朵》《蝴蝶夫人》《丑角》《乡村骑士》《红军不怕远征难》在瑞士、斯洛文尼亚及意大利普契尼歌剧节的成功巡演更彰显出他在歌剧方面的过人才华。
杨洋现同时还任中央歌剧院音乐总监、首席指挥,杭州爱乐乐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杭州国际音乐节音乐总监,以及中央音乐学院少年交响乐团艺术总监。

◀ 查德·卡农
作曲家(美国)
查德·卡农是一位作曲家和多乐器演奏家,其作品曾出现在奥斯卡获奖Netflix纪录片《美国工厂》、英国电影学院奖获奖PlayStation游戏《对马岛之魂》(及其续作《对马岛之魂:壹岐岛》)以及Hulu纪录片系列《阿尔及尔,美国》中。他凭借为《揭示迈布里奇》创作的配乐获得新闻与纪录片艾美奖提名,并为PBS纪录片《从大屠杀中归来》的配乐获得国际电影音乐评论协会(IFMCA)提名,该片特邀大提琴家马友友参与演出。他近期在中国发布的作品包括《隐藏的字母》和《一座岛屿》。
作为编曲家,他曾为宫崎骏动画工作室吉卜力电影(如《苍鹭与少年》《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的作曲家久石让,以及流行歌手卢卡斯·格雷厄姆、莉昂娜·刘易斯等艺人工作。他是PlayStation音乐会巡演的首席编曲,该巡演将于今年4月至5月在欧洲约30个城市举行,并于今年秋季在北美继续。他还曾参与《霍比特人》三部曲、《爱宠大机密》、迪士尼真人版《花木兰》等好莱坞系列大片的音乐制作,以及《英雄联盟》《王者荣耀》等全球热门游戏的音乐团队。在中国,查德曾参与《开罗宣言》(叶小纲作曲)、《夺冠》(梅林茂作曲)等影片的音乐制作。
查德毕业于哈佛大学日语与音乐专业,并在茱莉亚学院学习作曲。他目前担任亚洲-美国新音乐研究所(AANMI)的负责人,该非营利组织致力于举办亚洲与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音乐会。

◀ 庞那荣
作曲家(泰国)
庞那荣是一位享誉国际的作曲家,其独特的音乐语言为全球当代古典乐坛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以情感充沛的管弦乐织体和生动的音色调色板而闻名,被公认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音乐人物之一。
他的作品由太平洋交响乐团、明尼苏达管弦乐团、东京爱乐乐团和墨尔本交响乐团等世界知名乐团演奏,深受观众与乐评人赞誉。《纽约时报》称赞其作品具有“空灵之美”,《芝加哥太阳时报》称其“绝对迷人”,《华盛顿邮报》评价其“引人入胜”,《洛杉矶时报》更誉其为“一位擅长营造管弦乐色彩的作曲家”。普利策奖得主约翰·科里亚诺形容其音乐“当代且易于接受”,陈怡则称赞其“色彩斑斓、气势磅礴”。
庞那荣博士曾荣获多项世界顶级作曲奖项,包括查尔斯·艾夫斯奖(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古根海姆奖、巴洛奖和武满彻作曲奖。其音乐由美国备受尊敬的古典音乐出版商Theodore Presser Company出版发行。
2013年至2017年,他担任加州太平洋交响乐团驻团作曲家,并曾在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分校作曲系任教十年。其在国际唱片公司发行的录音作品持续受到全球演奏者与听众的喜爱。
在艺术创作之外,庞那荣博士亦是音乐教育与文化发展领域的远见领导者。作为泰国玛希隆大学音乐学院院长,他成功将该学院从一所地区性音乐学院转型为全球艺术领域的标杆。在其领导下,学院在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音乐类第28位,并成为东南亚首个学术期刊《玛希隆音乐期刊》被Scopus收录的音乐院校。他还重构了学院的财务框架,形成自给自足模式,减少对外部资金的依赖,确保长期发展活力。
庞那荣博士通过其创作、对卓越与创新的坚持,以及对新一代艺术家与文化领袖的培养,持续塑造着亚洲乃至全球音乐的未来。

◀ 斯文·戴格
作曲家(德国)
斯文·戴格出生于内卡河畔埃伯巴赫,是当代音乐界最多元的声音之一。他的创作涵盖歌剧、管弦乐、室内乐、声乐及舞蹈音乐。自2024年起,他担任特罗辛根国立音乐学院音乐理论与作曲教授。
其作品由柏林喜歌剧院、柏林德意志歌剧院、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科特布斯国家剧院及汉堡国家歌剧院等知名机构委约创作,并在全球上演。海德堡之春音乐节、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音乐季、萨尔茨堡双年展和旧金山国际艺术节等知名艺术节也曾呈现他的作品。
媒体评价其音乐“极具感染力且风格独立”(《新音乐杂志》),作品融合现代音响世界与情感深度,“始终保持着艺术自主性”(《新音乐杂志》)。戴格的作曲被形容为“非传统而音色绝妙的配器”,且“具备交响修辞的一切穿透力”(《帕绍新新闻》)。沃尔夫冈·里姆曾评价戴格“不仅拥有高超技术能力,更重要的是具备真正的作曲天赋”。

◀ 丹尼尔·谢沃斯托亚诺夫
作曲家(俄罗斯)
丹尼尔·谢沃斯托亚诺夫(Danil Sevostyanov)于1991年4月12日出生于土库曼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阿什哈巴德。
【教育背景】
• 2006年至2010年,在克拉斯诺达尔音乐学校师从内利·列昂诺夫娜·梅祖莫娃(Nelli Leonovna Mezhumova)教授学习钢琴。
• 2010年至2012年,继续在克拉斯诺达尔国立文化艺术大学深造,主修钢琴演奏(师从梅祖莫娃教授)和作曲(师从奥列格·列昂尼多维奇·普罗季托夫教授)。
• 2012年,考入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师从尤里·谢尔盖耶维奇·卡萨普尔(Yuri Sergeyevich Kasparov)教授学习作曲。
【荣誉与奖项】
• 两次获得A.K. 格拉祖诺夫基金会奖学金。
• 俄罗斯文化基金会奖学金(2010–2011年)。
• 两次获得俄罗斯作曲家协会奖学金(2016年、2017年)。
• 曾参与国际当代钢琴音乐节“Pianidrom”(阿尔巴尼亚地拉那,2015年、2017年)。
• 担任阿道夫·萨克斯国际萨克斯管比赛(比利时,2014年)的客座伴奏。
• 参与“第二届全俄新音乐工作室研讨会”(莫斯科,2015年)。
• 参加“第六届国际青年作曲家学院”(柴科夫斯基,2016年)和“第一届ReMusic国际青年作曲家学院”(圣彼得堡,2019年)。
【比赛获奖】
• 青年古典国际作曲家比赛(沃洛格达,2016年)获奖者。
• 第八届俄耳甫斯广播作曲家比赛(莫斯科,2016年)冠军。
• 爱迪生·丹尼索夫作曲家比赛(托木斯克,2016年)获奖者。
• 第六届“另一个空间”当代音乐节(管弦乐类别)获奖者。
• 全俄“Partitura”管弦乐比赛(莫斯科,2020年、2022年)获奖者。
• 第二届全俄“现代之声环境”媒体作曲家比赛(莫斯科,2023年)获奖者。
• 获得“莫斯科大师”政府比赛(“莫斯科最佳伴奏”,2024年)证书。
• 入围“莫斯科大师”政府比赛(“文化艺术最佳教师”,2024年)决赛。

◀ 阿里尔·皮诺蒂
作曲家(阿根廷)
阿里尔·皮诺蒂出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是钢琴家、作曲家、编曲家、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
他担任阿根廷国家艺术大学(UNA)探戈乐团的音乐总监、钢琴演奏家及编曲人。这一身份使他获得了布宜诺斯艾利斯音乐与诗歌界知名人士的支持,如歌手苏珊娜·里纳尔迪、诗人霍拉西奥·费雷尔和胡安·卡洛斯·夸西,他们作为特邀嘉宾参与了乐团首张专辑《El Rejunte》(意为“聚集”)的录制。
他曾获得阿根廷国家艺术基金(FNA)的资助,并于2011年荣获由阿根廷探戈学院颁发的“戈比·德奥罗”奖。
在伊比利亚音乐协会(Ibermúsicas)的支持下,他前往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巡演,以独奏家及乐团成员身份举办音乐会。他曾在卡内基音乐厅、纽约阿根廷领事馆、华盛顿特区阿根廷大使馆以及罗马的阿根廷之家演出。
他曾受邀担任阿根廷音乐乐团“胡安·德·迪奥斯·菲利贝尔托”的独奏钢琴家,并作为编曲家参与“探戈歌曲百年纪念音乐会”。他多次参加国际音乐节,在欧洲和拉丁美洲进行巡演,并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重要音乐厅及阿根廷其他城市举办音乐会。

◀ 奥奇·拉杰什·乌格巴贝
作曲家(尼日利亚)
奥奇·拉杰什·乌格巴贝(Onche Rajesh Ugbabe)是一位拥有尼日利亚/印度血统的作曲家,出生于尼日利亚并在此成长。他的创作风格多元融合,作品涵盖交响乐、室内乐、独奏乐器、爵士大乐队/组合以及电子音乐等领域。其作品曾由知名音乐家演绎,包括云雀四重奏(Lark Quartet)、应四重奏(Ying Quartet)、马林巴琴演奏家罗伯特·范·赛斯(Robert Van Sice)、爵士萨克斯演奏家奥丁·波普(Odean Pope)以及加纳国家交响乐团等。
他曾受德国现代乐团(Ensemble Modern)、非科波非洲艺术音乐委约项目(Akojopo African Art Music Commissioning Project,美国/尼日利亚)——并于2023年凭借一部非洲艺术音乐作品获得二等奖——以及英国郡厅艺术(County Hall Arts)——在2024年交响乐竞赛中荣获联合一等奖——等机构委约创作。他曾在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师从乔恩·阿普尔顿(Jon Appleton)、拉里·波尔卡斯基(Larry Polansky)、查尔斯·道奇(Charles Dodge)和保罗·莫拉维克(Paul Moravec)学习作曲,并聆听克里斯蒂安·沃尔夫(Christian Wolff)的讲座,获得过众多奖项与资助。他还在加纳大学(University of Ghana)深造,获得音乐理论与作曲硕士学位,其研究重点是在系内备受尊敬的理论/作曲与民族音乐学系教师的指导下,将非洲传统音乐元素应用于交响乐创作。此外,他还曾担任音乐制作人和音频工程师,合作过的艺术家包括莫莉·帕登(Molly Parden)、标志性乐队BT Express的女主唱BJ·洛马斯(BJ Lomas)、为罗伯塔·弗莱克(Roberta Flack)、玛丽亚·凯莉(Mariah Carey)、麦当娜(Madonna)等艺人担任鼓手的莱斯利·明(Leslie Ming),以及尼日利亚爵士贝斯演奏家布莱特·盖恩·萨格巴马(Bright Gain Sagbamah)等。他曾在尼日利亚和加纳进行民族音乐学研究,制作过关于尼日利亚流行音乐的纪录片,并在哈佛大学、欧洲非洲研究会议、国际音乐与舞蹈传统理事会世界会议等研讨会和会议上就非洲音乐发表演讲。他目前是普林斯顿大学音乐作曲专业的博士研究生。

被誉为“首都明珠交响乐团”的北京交响乐团,成立于1977年10月,隶属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曾长期担任乐团艺术指导的老一辈指挥大师李德伦、严良堃、黄飞立、韩中杰、徐新以及首任团长李湘林为乐团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上世纪90年代至2018年,著名指挥家谭利华担任北京交响乐团团长、艺术总监、首席指挥。期间,进行了重大改革与调整,乐团逐步走向职业化。作为中国首都北京音乐文化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创造者,该团在成立和发展的历程中,凭借高度的职业化标准、严谨的演奏技艺、丰富广泛的曲目和深厚的音乐修养,使得北京交响乐团成为中国最受欢迎和国际颇有影响力的乐团之一,赢得了世界性的广泛关注与赞誉。
北京交响乐团多次代表国家及首都参与大型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并多次出访德国、英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捷克、波兰、克罗地亚、匈牙利、土耳其、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加拿大、韩国等国,并在全国各地和港澳台举办巡回演出。2001年至2017年八度载誉完成了欧洲巡演,获得欧洲评论界极高的评价。2013年乐团首次登上美洲大陆,对墨西哥、美国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巡演,美国发行量最大的华盛顿邮报通栏标题称——“北京交响乐团掀起古典音乐热潮”。
北京交响乐团从1994年就开始致力于广泛而深入的普及交响音乐会。其足迹遍及北京的军营、厂矿、学校、社区以及中国的各大音乐厅和高等院校。在三十多年的普及足迹中,北京交响乐团的普及音乐会多达近千场,涉及不同职业和不同年龄的观众人数上百万人次。2016年,由北京交响乐团发起的“首都市民音乐厅”,倡导“百姓身边的交响乐”,推动古典音乐走进首都市民的日常生活,成为首都公共文化的惠民品牌。

今晚19:30,作为北京交响乐团2025年度重点创作项目与2025-2026乐季项目之一,交响组曲《北京印象》即将在中山公园音乐堂启幕,北交音乐总监杨洋执棒,为乐迷朋友们奉献一场汇聚世界智慧的作品盛宴。
本场音乐会将演绎的六部作品分别来自查德·卡农(美国)、庞那荣(泰国)、斯文·戴格(德国)、丹尼尔·谢沃斯托亚诺夫(俄罗斯)、阿里尔·皮诺蒂(阿根廷)、奥奇·拉杰什·乌格巴贝(尼日利亚)六位国际知名作曲家,让我们一起听听看,他们心中的“北京印象”。

演出介绍
PERFORMANCE INTRODUCTION
◆ 主题:交响组曲《北京印象》
◆ 时间:2025年11月12日 19:30
◆ 地点:中山公园音乐堂
◆ 指挥:杨洋
◆ 演奏:北京交响乐团
◆ 曲目:

▲以现场实际演出曲目为准
▼ 直播渠道 ▼

艺术家介绍
ARTIST INTRODUCTION

◀ 杨洋
北京交响乐团
音乐总监、首席指挥
指挥家杨洋出生于音乐世家,自幼学习钢琴,师从钢琴教育家李其芳教授。后随指挥家徐新、吴灵芬教授学习指挥,并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师从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指挥家俞峰教授。
2006年11月在希腊举行的迪米特里·米特罗普洛斯国际指挥大赛中,杨洋以出色的表现和无可争议的优势一举夺得第一名,成为在这项顶级国际大赛中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指挥。
作为中国最活跃的指挥家之一,杨洋与国内所有主流交响乐团及歌剧院均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同时在德国德意志交响乐团、科隆爱乐乐团、斯图加特爱乐乐团、多特蒙德爱乐乐团、莱茵国立爱乐乐团、新布兰登堡爱乐乐团;意大利维罗纳歌剧院、都灵皇家歌剧院、罗马交响乐团;法国戛纳交响乐团、波尔多交响乐团;西班牙瓦伦西亚交响乐团;希腊交响乐团、雅典室内乐团;日本东京爱乐乐团;韩国仁川爱乐乐团等众多国外乐团及歌剧院也成功地留下了他的足迹。
世界著名大提琴家雷因·哈雷尔、阿尔本·格哈德、王健、娜塔莉娅·古特曼;小提琴家马克西姆·文格洛夫、吉东·克雷默、瓦吉姆·列宾、宓多里、莎拉·张、奥古斯汀·杜梅、雷纳德·卡皮松、林昭亮;钢琴家加里·格拉夫曼、郎朗、鲁道夫·布赫宾德、叶菲姆·布朗夫曼、巴瑞·道格拉斯、让-伊芙·蒂博戴、白建宇、木村峻·帕克;女高音曹秀美;男中音托马斯·汉普森;单簧管演奏家萨宾娜·迈耶、温泽尔·福克斯;圆号演奏家拉多万·弗拉特科维奇、斯蒂凡·道尔等以及几乎所有一流的中国音乐家都与他有过精诚合作。
由于指挥大师余隆的慧眼独具,杨洋于1998年第一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成功地开始了他的职业指挥生涯,并连续八届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执棒歌剧与音乐会。2000年,杨洋加入组建中国爱乐乐团团队并任首次招聘考试评委,继而担任助理指挥,驻团指挥,助理艺术总监兼常任指挥。2006年赴韩国参加由指挥大师郑明勋主持的大师班。2009年,他主持组建了杭州爱乐乐团,并于2017年创办了杭州国际音乐节。
从2009至今,杨洋率领杭州爱乐乐团迎来第十七个音乐季。十六年中他们成功地在德国麦克伦伯格音乐节、石荷州音乐节、意大利拉维罗音乐节、艾美利亚音乐节、陶尔米纳音乐节等欧洲著名音乐节登台亮相,并远赴俄罗斯及爱沙尼亚巡演。2018年执棒杭州爱乐乐团在希腊、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匈牙利等一带一路五国以及日本、韩国、泰国的巡演赢得了欧亚观众的喝彩及国内外业界的高度评价与关注。
从指挥生涯开始到任职中央歌剧院至今,杨洋指挥中国爱乐乐团、中央歌剧院及杭州爱乐乐团成功演绎了《费加罗婚礼》《魔笛》《唐璜》《女人心》《茶花女》《弄臣》《图兰朵》《蝴蝶夫人》《艺术家生涯》《外套》《修女》《贾尼·斯基基》《乡村骑士》《丑角》《卡门》等世界经典歌剧,并指挥了歌剧《夜宴》《狂人日记》的中国首演,同时他也指挥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红色娘子军》《玛纳斯》《命运》《道路》《萧红》等歌剧的中国首演。他指挥中央歌剧院及杭州爱乐乐团《图兰朵》《蝴蝶夫人》《丑角》《乡村骑士》《红军不怕远征难》在瑞士、斯洛文尼亚及意大利普契尼歌剧节的成功巡演更彰显出他在歌剧方面的过人才华。
杨洋现同时还任中央歌剧院音乐总监、首席指挥,杭州爱乐乐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杭州国际音乐节音乐总监,以及中央音乐学院少年交响乐团艺术总监。

◀ 查德·卡农
作曲家(美国)
查德·卡农是一位作曲家和多乐器演奏家,其作品曾出现在奥斯卡获奖Netflix纪录片《美国工厂》、英国电影学院奖获奖PlayStation游戏《对马岛之魂》(及其续作《对马岛之魂:壹岐岛》)以及Hulu纪录片系列《阿尔及尔,美国》中。他凭借为《揭示迈布里奇》创作的配乐获得新闻与纪录片艾美奖提名,并为PBS纪录片《从大屠杀中归来》的配乐获得国际电影音乐评论协会(IFMCA)提名,该片特邀大提琴家马友友参与演出。他近期在中国发布的作品包括《隐藏的字母》和《一座岛屿》。
作为编曲家,他曾为宫崎骏动画工作室吉卜力电影(如《苍鹭与少年》《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的作曲家久石让,以及流行歌手卢卡斯·格雷厄姆、莉昂娜·刘易斯等艺人工作。他是PlayStation音乐会巡演的首席编曲,该巡演将于今年4月至5月在欧洲约30个城市举行,并于今年秋季在北美继续。他还曾参与《霍比特人》三部曲、《爱宠大机密》、迪士尼真人版《花木兰》等好莱坞系列大片的音乐制作,以及《英雄联盟》《王者荣耀》等全球热门游戏的音乐团队。在中国,查德曾参与《开罗宣言》(叶小纲作曲)、《夺冠》(梅林茂作曲)等影片的音乐制作。
查德毕业于哈佛大学日语与音乐专业,并在茱莉亚学院学习作曲。他目前担任亚洲-美国新音乐研究所(AANMI)的负责人,该非营利组织致力于举办亚洲与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音乐会。

◀ 庞那荣
作曲家(泰国)
庞那荣是一位享誉国际的作曲家,其独特的音乐语言为全球当代古典乐坛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以情感充沛的管弦乐织体和生动的音色调色板而闻名,被公认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音乐人物之一。
他的作品由太平洋交响乐团、明尼苏达管弦乐团、东京爱乐乐团和墨尔本交响乐团等世界知名乐团演奏,深受观众与乐评人赞誉。《纽约时报》称赞其作品具有“空灵之美”,《芝加哥太阳时报》称其“绝对迷人”,《华盛顿邮报》评价其“引人入胜”,《洛杉矶时报》更誉其为“一位擅长营造管弦乐色彩的作曲家”。普利策奖得主约翰·科里亚诺形容其音乐“当代且易于接受”,陈怡则称赞其“色彩斑斓、气势磅礴”。
庞那荣博士曾荣获多项世界顶级作曲奖项,包括查尔斯·艾夫斯奖(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古根海姆奖、巴洛奖和武满彻作曲奖。其音乐由美国备受尊敬的古典音乐出版商Theodore Presser Company出版发行。
2013年至2017年,他担任加州太平洋交响乐团驻团作曲家,并曾在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分校作曲系任教十年。其在国际唱片公司发行的录音作品持续受到全球演奏者与听众的喜爱。
在艺术创作之外,庞那荣博士亦是音乐教育与文化发展领域的远见领导者。作为泰国玛希隆大学音乐学院院长,他成功将该学院从一所地区性音乐学院转型为全球艺术领域的标杆。在其领导下,学院在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音乐类第28位,并成为东南亚首个学术期刊《玛希隆音乐期刊》被Scopus收录的音乐院校。他还重构了学院的财务框架,形成自给自足模式,减少对外部资金的依赖,确保长期发展活力。
庞那荣博士通过其创作、对卓越与创新的坚持,以及对新一代艺术家与文化领袖的培养,持续塑造着亚洲乃至全球音乐的未来。

◀ 斯文·戴格
作曲家(德国)
斯文·戴格出生于内卡河畔埃伯巴赫,是当代音乐界最多元的声音之一。他的创作涵盖歌剧、管弦乐、室内乐、声乐及舞蹈音乐。自2024年起,他担任特罗辛根国立音乐学院音乐理论与作曲教授。
其作品由柏林喜歌剧院、柏林德意志歌剧院、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科特布斯国家剧院及汉堡国家歌剧院等知名机构委约创作,并在全球上演。海德堡之春音乐节、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音乐季、萨尔茨堡双年展和旧金山国际艺术节等知名艺术节也曾呈现他的作品。
媒体评价其音乐“极具感染力且风格独立”(《新音乐杂志》),作品融合现代音响世界与情感深度,“始终保持着艺术自主性”(《新音乐杂志》)。戴格的作曲被形容为“非传统而音色绝妙的配器”,且“具备交响修辞的一切穿透力”(《帕绍新新闻》)。沃尔夫冈·里姆曾评价戴格“不仅拥有高超技术能力,更重要的是具备真正的作曲天赋”。

◀ 丹尼尔·谢沃斯托亚诺夫
作曲家(俄罗斯)
丹尼尔·谢沃斯托亚诺夫(Danil Sevostyanov)于1991年4月12日出生于土库曼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阿什哈巴德。
【教育背景】
• 2006年至2010年,在克拉斯诺达尔音乐学校师从内利·列昂诺夫娜·梅祖莫娃(Nelli Leonovna Mezhumova)教授学习钢琴。
• 2010年至2012年,继续在克拉斯诺达尔国立文化艺术大学深造,主修钢琴演奏(师从梅祖莫娃教授)和作曲(师从奥列格·列昂尼多维奇·普罗季托夫教授)。
• 2012年,考入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师从尤里·谢尔盖耶维奇·卡萨普尔(Yuri Sergeyevich Kasparov)教授学习作曲。
【荣誉与奖项】
• 两次获得A.K. 格拉祖诺夫基金会奖学金。
• 俄罗斯文化基金会奖学金(2010–2011年)。
• 两次获得俄罗斯作曲家协会奖学金(2016年、2017年)。
• 曾参与国际当代钢琴音乐节“Pianidrom”(阿尔巴尼亚地拉那,2015年、2017年)。
• 担任阿道夫·萨克斯国际萨克斯管比赛(比利时,2014年)的客座伴奏。
• 参与“第二届全俄新音乐工作室研讨会”(莫斯科,2015年)。
• 参加“第六届国际青年作曲家学院”(柴科夫斯基,2016年)和“第一届ReMusic国际青年作曲家学院”(圣彼得堡,2019年)。
【比赛获奖】
• 青年古典国际作曲家比赛(沃洛格达,2016年)获奖者。
• 第八届俄耳甫斯广播作曲家比赛(莫斯科,2016年)冠军。
• 爱迪生·丹尼索夫作曲家比赛(托木斯克,2016年)获奖者。
• 第六届“另一个空间”当代音乐节(管弦乐类别)获奖者。
• 全俄“Partitura”管弦乐比赛(莫斯科,2020年、2022年)获奖者。
• 第二届全俄“现代之声环境”媒体作曲家比赛(莫斯科,2023年)获奖者。
• 获得“莫斯科大师”政府比赛(“莫斯科最佳伴奏”,2024年)证书。
• 入围“莫斯科大师”政府比赛(“文化艺术最佳教师”,2024年)决赛。

◀ 阿里尔·皮诺蒂
作曲家(阿根廷)
阿里尔·皮诺蒂出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是钢琴家、作曲家、编曲家、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
他担任阿根廷国家艺术大学(UNA)探戈乐团的音乐总监、钢琴演奏家及编曲人。这一身份使他获得了布宜诺斯艾利斯音乐与诗歌界知名人士的支持,如歌手苏珊娜·里纳尔迪、诗人霍拉西奥·费雷尔和胡安·卡洛斯·夸西,他们作为特邀嘉宾参与了乐团首张专辑《El Rejunte》(意为“聚集”)的录制。
他曾获得阿根廷国家艺术基金(FNA)的资助,并于2011年荣获由阿根廷探戈学院颁发的“戈比·德奥罗”奖。
在伊比利亚音乐协会(Ibermúsicas)的支持下,他前往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巡演,以独奏家及乐团成员身份举办音乐会。他曾在卡内基音乐厅、纽约阿根廷领事馆、华盛顿特区阿根廷大使馆以及罗马的阿根廷之家演出。
他曾受邀担任阿根廷音乐乐团“胡安·德·迪奥斯·菲利贝尔托”的独奏钢琴家,并作为编曲家参与“探戈歌曲百年纪念音乐会”。他多次参加国际音乐节,在欧洲和拉丁美洲进行巡演,并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重要音乐厅及阿根廷其他城市举办音乐会。

◀ 奥奇·拉杰什·乌格巴贝
作曲家(尼日利亚)
奥奇·拉杰什·乌格巴贝(Onche Rajesh Ugbabe)是一位拥有尼日利亚/印度血统的作曲家,出生于尼日利亚并在此成长。他的创作风格多元融合,作品涵盖交响乐、室内乐、独奏乐器、爵士大乐队/组合以及电子音乐等领域。其作品曾由知名音乐家演绎,包括云雀四重奏(Lark Quartet)、应四重奏(Ying Quartet)、马林巴琴演奏家罗伯特·范·赛斯(Robert Van Sice)、爵士萨克斯演奏家奥丁·波普(Odean Pope)以及加纳国家交响乐团等。
他曾受德国现代乐团(Ensemble Modern)、非科波非洲艺术音乐委约项目(Akojopo African Art Music Commissioning Project,美国/尼日利亚)——并于2023年凭借一部非洲艺术音乐作品获得二等奖——以及英国郡厅艺术(County Hall Arts)——在2024年交响乐竞赛中荣获联合一等奖——等机构委约创作。他曾在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师从乔恩·阿普尔顿(Jon Appleton)、拉里·波尔卡斯基(Larry Polansky)、查尔斯·道奇(Charles Dodge)和保罗·莫拉维克(Paul Moravec)学习作曲,并聆听克里斯蒂安·沃尔夫(Christian Wolff)的讲座,获得过众多奖项与资助。他还在加纳大学(University of Ghana)深造,获得音乐理论与作曲硕士学位,其研究重点是在系内备受尊敬的理论/作曲与民族音乐学系教师的指导下,将非洲传统音乐元素应用于交响乐创作。此外,他还曾担任音乐制作人和音频工程师,合作过的艺术家包括莫莉·帕登(Molly Parden)、标志性乐队BT Express的女主唱BJ·洛马斯(BJ Lomas)、为罗伯塔·弗莱克(Roberta Flack)、玛丽亚·凯莉(Mariah Carey)、麦当娜(Madonna)等艺人担任鼓手的莱斯利·明(Leslie Ming),以及尼日利亚爵士贝斯演奏家布莱特·盖恩·萨格巴马(Bright Gain Sagbamah)等。他曾在尼日利亚和加纳进行民族音乐学研究,制作过关于尼日利亚流行音乐的纪录片,并在哈佛大学、欧洲非洲研究会议、国际音乐与舞蹈传统理事会世界会议等研讨会和会议上就非洲音乐发表演讲。他目前是普林斯顿大学音乐作曲专业的博士研究生。

被誉为“首都明珠交响乐团”的北京交响乐团,成立于1977年10月,隶属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曾长期担任乐团艺术指导的老一辈指挥大师李德伦、严良堃、黄飞立、韩中杰、徐新以及首任团长李湘林为乐团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上世纪90年代至2018年,著名指挥家谭利华担任北京交响乐团团长、艺术总监、首席指挥。期间,进行了重大改革与调整,乐团逐步走向职业化。作为中国首都北京音乐文化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创造者,该团在成立和发展的历程中,凭借高度的职业化标准、严谨的演奏技艺、丰富广泛的曲目和深厚的音乐修养,使得北京交响乐团成为中国最受欢迎和国际颇有影响力的乐团之一,赢得了世界性的广泛关注与赞誉。
北京交响乐团多次代表国家及首都参与大型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并多次出访德国、英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捷克、波兰、克罗地亚、匈牙利、土耳其、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加拿大、韩国等国,并在全国各地和港澳台举办巡回演出。2001年至2017年八度载誉完成了欧洲巡演,获得欧洲评论界极高的评价。2013年乐团首次登上美洲大陆,对墨西哥、美国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巡演,美国发行量最大的华盛顿邮报通栏标题称——“北京交响乐团掀起古典音乐热潮”。
北京交响乐团从1994年就开始致力于广泛而深入的普及交响音乐会。其足迹遍及北京的军营、厂矿、学校、社区以及中国的各大音乐厅和高等院校。在三十多年的普及足迹中,北京交响乐团的普及音乐会多达近千场,涉及不同职业和不同年龄的观众人数上百万人次。2016年,由北京交响乐团发起的“首都市民音乐厅”,倡导“百姓身边的交响乐”,推动古典音乐走进首都市民的日常生活,成为首都公共文化的惠民品牌。